iT邦幫忙

2023 iThome 鐵人賽

DAY 2
0

引言

今天,我想專注討論成為數位游牧工作者所需的條件。從自己的經驗來看,一旦我意識到自己已經是這樣的工作者,我就更想深入了解這個角色的優勢和待改善之處。這也為優化這種工作和生活方式提供了不同的途徑。不過,我並不試圖全面描述所有數位游牧者的特質,因為我的目的是以自身經驗為基礎來探索這個並非全新的概念,並了解作為這種工作者能有哪些可能性。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30904/20162787CMmxdlcjyX.png
由於疫情趨緩後仍保有遠端工作的制度,我意外地發現自己已經走上了數位游牧的路。一直到某一天突然覺察,才明白我其實已經成為一名數位游牧工作者了。

數位游牧的條件

  • 自我意識:
    成為數位遊牧除了能找到隨時可替換的工作地點以外,更關鍵的要素是個人的自覺與自我管理的能力。這樣自己就是一個數位遊牧工作者。一旦你認同並且自認為這是個應該追尋的價值時,你將需要具備適應以及持續學習的特質,努力完整這個角色。
  • 自我管理:
    健康、飲食、生活習慣、錢要怎麼花,許多與自己相關的資源分配都可以是一種管理,數位游牧工作者將會面臨自己決定工作時間的分配,工作場域的規劃,自己要用甚麼工具工作提升效率等等。我想追求的也不過就是證明,我人不在公司也能做的跟在公司一樣好,甚至更好,所以自主謀劃生活的方式,就是很必要的課題。
  • 薪資/資金:
    小則每天在不同咖啡店要花的錢,大則移動到新的環境所需的交通住宿,背後都要有相當的資源支撐,如果自己接案就要算好工作跟生活上的平衡,如果是受雇者,雖然沒有那麼自由奔放,但至少有穩定的薪資可以預期開銷。
  • 工作性質:
    數位游牧的必要條件就是你的工作事項可以透過網路完成,任何項目都可以找到不需要固定在同一個地方的替代方案。例如工程師可以在自己的筆電架設測試環境開發程式,完成後再交付到特定伺服器上。剪輯師可以把數位檔案用自己的電腦處理。老師雖然要去學校上課,但現在更有許多的線上課程可以讓老師跟學生都能自由的授課與學習。可以符合的職業越來越多元,界線也越來越模糊。疫情逼迫公司嘗試遠端工作也讓許多工作者看到了工作的可能性,我們不再只是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甚至連家的概念都可以捨棄。

想成為數位游牧的理由

  • 自由的工作型態:
    有時候在早午餐店,有時候在圖書館。一邊工作,一邊旅行。默默規劃著某一週可以去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久居,早上去看日出,一邊寫程式一邊吹著太平洋的風。只要能連上網路,就不會被世界遺棄。
  • 私人需求滿足:
    工作場所,生活的場景一直以來都遷就交通的便利性。但是,數位遊牧可能就可以打破這種依賴蛋黃區的迷思。反而會更想居住在棒球場旁邊或者是有特殊風情的小城鎮裡。移動方式與其搭捷運可能更嚮往騎著自行車。通常郊區房價可能也是可以接受的狀態,讓居住在都市的優越感稍稍下降一些。
  • 實現對於工作的想像:
    覺得自己很嚮往作家的生活,自己卻是工程師。未來會對於每天謀劃要去哪裡工作,塑造靈感和風格這樣的事情,感到很期待。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是孤獨的,但也可以分享能讓人看到獨特性的事情。我覺得學習一種新的知識,然後在腦內覺得能用程式創造出很多不可思議的服務這樣的事情是很興奮的。也看到未來有些工作是這種可以貢獻所學跟不同領域專業者合作的模式,就覺得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數位游牧的挑戰

  • 社交:
    跟公司的同事會不會因為不常見面而交流越來越少。不固定的工作環境是否能有正常的人際交流?
  •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如何分配工作和休閒的時間能夠有旅遊的體驗又不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
  • 工具與資源:
    要準備更多的工具嗎? 要怎麼蒐集這些資訊?
  • 如果哪天不能遠距工作該怎麼辦?

數位游牧的社群

  • DNA 台灣數位游牧者協會 : 這是我目前感興趣的一個團體。前天在pyconf上聽說正在籌備中。概念是類似RPG的冒險公會。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好像可以到一個酒吧聽八卦接任物的感覺。

培養良好的習慣

  • 用 Notion做時間管理:
    在youtube上有許多關於notion的教學,使用notion可以方便做好各種管理。我自己有用於飲食上的控制、體重管理、運動紀錄等等。
  • 練習整理:
    生活環境的整理、虛擬檔案的整理都有助於去蕪存菁。整理可以幫助自己重新思考哪些東西是需要的那些東西是可以捨棄的。如果把線材跟桌面都整理乾淨,東西也都擺放在固定的地方。就可以有更舒服的生活空間。
  • 善用雲端空間:
    手機裡的相片也需要好好的分門別類。因為這樣拍照片才有意義而不是一直堆積著佔用空間到最後又備份但重來都沒有再看
  • 彙整成文章/影片:
    所有的資源可以再整理寫成一篇文章或記錄下來,這些看起來很像是極簡主義的概念對我來說其實就是兩個字「自律」。

常用工具

  • 筆電
  • 外接螢幕
  • 電子閱讀器
  • 網路(吃到飽)
  • 充電相關用品、線材

若要出國需要的東西會更多更複雜,在台灣如果只是想要一個特別的小旅行,可以簡單地找個訂房網站,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就可以達到,非常方便。也可以記錄下來成為自己的口袋名單,紀錄跟整理真的很重要。

結論與反思

成為數位遊牧工作者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覺察,自我管理,充滿自由與自律的過程。像是在規畫一趟旅行。工作像是旅行中去參加了一場馬拉松,很認真地向目標前進,但有幾天也可以放飛自我,去體驗不同地方的感受。自己藉由紀錄可以反省思考未來可以再進步的地方。例如我可能遇到一個藝術創作者跟我分享建造個人風格是很重要的,我就會想程式設計師也需要塑造風格嗎?這樣的文化衝擊。 也許我遇到了一個在用chatgpt創造教案的線上課程老師,我也會開始想如果加上我的技術,我是不是能夠打造什麼模板能提供他使用工具的效率。也許我只是很孤獨的在一個咖啡廳想著,我可以用asyncio做甚麼事情提高程式的效率。數位游牧的美好會不會是一個隨時破滅的泡泡,如果遇到了擔心的問題的時候,有沒有甚麼是自己可以做的讓這個機制可以更好。例如我更想當一個留在家鄉的數位游牧民族,覺得如果大家普遍喜歡去里斯本,喜歡去曼谷,喜歡去日本,有沒有甚麼是可以讓台灣變成大家都想來的方式? 如果可以選擇台灣,大家真的會想選台北嗎? 還是也會嚮往某些遠得要命的國度呢? 那我們可以做些甚麼嗎? 我覺得覺察的下一步就是踏出去試試看吧,雖然我還沒有,應該在這三十天內也還不會發生。

期許自己這三十天寫得文章未必會被奉為圭臬,但是是有自己個人特色的文章。專注在比較不有趣,沒有放手一搏,很普通很普通的工程師,很正常的想像自己可以過得稍微不一樣的,但是也是某類人的心聲。去看統計資料就可以發現這類工作者並不只是特定職業或個性的人,不管是單身,是雙薪,不管從是甚麼職業個性內向害羞還是外向,都是一種很特別的存在。我想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也許過一陣子就會是一張照片,一段影片,總之,數位游牧是一條充滿不確定性但也充滿機會的路。它需要我們具備多樣的技能和高度的自律,但回報也是非常豐富的。只要我們願意去嘗試、去學習、去適應,這條路上會有無窮的可能等著我們去探索。


上一篇
什麼是Digital Nomad (數位游牧) ?
下一篇
遊牧不只在草原:選擇我的數位游牧工作地點
系列文
數位游牧的入門指南5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